找到相关内容1015篇,用时6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古代佛教印摭拾

    胸臆有大人相,形如字”(按),名“吉祥海云”。古印中也有将其反写之例(图2),该印上半部似为佛教修行道中莲花合掌印投影的图案,白文,饰纹下是“”之反写字、朱文。全印朱白相间,乍看似乎笨拙。实不乏清净...  古代佛教印摭拾   佛教印是随佛法传入我国后运生的。较早的一枚佛教印是汉代的“”纹印。“”,梵文写作Srivatasalaksana(室利革末蹉洛刹那)。原是古代的一种符咒、护符或宗教标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45082943.html
  • 美丑的死相都一样

    有一次,释尊在灵鹫山弘法。 王舍城里,一位名叫莲花的妓女,长得非常漂亮,是一位罕见的美女。某天,忽然她起了善意,想远离人世间的烦恼,做一位参学与持戒的佛教修行者。这一天,她正往灵鹫山去拜访释尊。...美好的身体,而去出家修行呢?倒不如凭这副美貌,及时行乐。只有傻瓜才去做修行者。」顷刻间,她的想法完全改变了。她返身循著原路同去。 此时,释尊在灵鹫山上暗想,现在正是助长她的善心成长的好时机。於是,释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1284284419.html
  •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

    性人格障碍者、神经症患者、健康人、佛教修行者之间的心理区别。   【结果】1.反映心理学和佛教的交集和差异的区间,以提供一种佛教心理学2.解释佛教的心理学缘起模型3.提供对于佛教徒等相关的心理咨询以...多呀!”当她这样思考时,本来颤抖的心也就平静了。最后佛陀给予她合适的教导而使其完全调整了自己。这是一个运用缘起模型的合理认成功处理心理困扰的案例注9。 3. 佛教修行者   佛教修行者主要有两类,...

    徐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0046408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

    的烦恼。如《佛地经》中说,“逼恼身心名苦。”因此,按佛教的解释,在现实生活中,苦是一种广泛存在的,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,是任何人也摆脱不了的。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脱烦恼痛苦...生灭之中,不断地在迁流变化,生命非常,所以五阴盛也是苦。   为了加深人们对人生痛苦的认识,使众生彻底了解苦谛的意义,佛教又以四种行相,即无常相、苦相、空相和无我相来分别进行解说,使修行者从这四相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1564420.html
  • 禅教归净与晚明佛教的普世性

    一而二,二而一。这正是晚明佛教摄禅归净的思想逻辑。作为看话禅之变通方式的参究念佛方法,在晚明丛林的参禅究竟论者看来,乃是末法时代佛教切合现实需要的极为稳当的修行法门。憨山德清认为:"参禅看话头...修行的现实功用,而限制禅宗自性自悟自我解脱的自力修行。   智旭的上述立场表明,对于参究念佛这一即禅亦净、即净而禅的方便法门,持有排他性的保守观点,反映了晚明佛教丛林并未真正实现禅净合流。无论是对参禅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0753533.html
  • 杭州首届学佛夏令营报道(二)

    副大黑边眼镜的法师给大家讲开示,他的法号超然,一副庄严相却有浩然正气之感,法师从佛教史到佛教宗派再讲到学佛方法,曾在天台佛学院及杭州佛学院任教的超然法师,把多年的修行及教学经验,用短短半小时的精短法语布施给了营员们,大家不断的口默“阿弥陀佛”来感激。 这次来韬光还有一特色的活动是听梵乐演奏,梵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方法工具,包括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大悲咒、心经、偈颂经赞等,都可以用音乐来演奏表达...

    道荣

    |法净禅寺|夏令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9/1139491102.html
  • 方立天:自力与他力之融合

    佛教发展的历史必然。本文拟简要地探讨这种历史必然性,以说明自力与他力的结合是宋以来中国佛教修行的基本走向。  一  自力与他力两个对称概念的内涵是复杂的,尤其是净土宗强调的他力概念,更需要厘清。“力”,...本归原为宗旨,重内在超越,净土宗则以西方净土为理想境界,重外在超越;禅宗提倡在现实世界成圣,而净土宗则向往在彼岸世界成佛;禅宗探求心性清净空寂,净土宗则追求来世进入幸福佛国。禅与净体现了中国佛教修行的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4758228.html
  • 五百罗汉里的中国人

    五百罗汉里的中国人  范 波  罗汉是梵文“阿罗汉”的简称,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,他们可以熄灭一切烦恼,享受人天供奉,不受生死轮回。先有十六罗汉、十八罗汉等,后来衍繁出五百罗汉。  ...”的诗句。他和乾隆都说自己是罗汉下凡。于是手下的御用文人,秉承皇帝旨意,一轰而上,说他俩在前世“积善好德”、“专心修行”,取得了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,受如来的派遣,来人间当皇帝,是罗汉投胎转世。这样...

    范 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2961449.html
  • 佛教的心灵环保---释禅亮

    充斥的环境,佛教徒修行最重要是从内心做起,然后走入人群,关怀社会,以佛教的教义改善社会风气,激发人心,净化社会。佛教的首要理念 -- 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,去除内心贪嗔痴三毒,行...地位一律平等。佛说“人人皆有佛性,个个皆可成佛”,不论贫富、愚贤、性别、职业等同一个待遇,每人本性相同,机会均等,何来斗争? (二)佛教是慈悲的宗教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,...

    萧集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1773897.html
  • 禅亮法师:佛教的心灵环保

    以布施胜自私,以真实胜虚妄”。  心灵上的修持就是人心的环境保护。处于今日贪欲横流、暴力充斥的环境,佛教徒修行最重要是从内心做起,然后走入人群,关怀社会,以佛教的教义改善社会风气,激发人心,净化社会。...是慈悲的宗教 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,不只自利,更而利他。所谓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”。佛教所发的菩提心就是以慈悲为基础,对于人类甚至是全体众生的态度就是大慈 — 予众生乐,...

    禅亮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3874405.html